产品中心

外套(黑色,不防刺,用于洗换)

龙之谷黑色外套+硬质防刺内胆推荐说明:采用高锰合金钢片鱼鳞式排列在防刺内胆中,并加入减震垫,重2.6KG,经济实惠,性价比高。黑色外套+16层纯软质防刺内胆推荐...
产品详情

龙之谷黑色外套+硬质防刺内胆

推荐说明:采用高锰合金钢片鱼鳞式排列在防刺内胆中,并加入减震垫,重2.6KG,经济实惠,性价比高。

黑色外套+16层纯软质防刺内胆

推荐说明:采用16层高强度PE防刺材料细密排压叠加,并进行一体化缝合,重量轻,只有1.8公斤,穿着轻盈、舒适、透气,又被称为隐形防刺服。

龙之谷黑色外套+20层纯软质防刺内胆

推荐说明:采用20层高强度PE防刺材料细密排压叠加,并进行一体化缝合,重量轻,重量为2.1公斤,穿着轻盈、舒适、透气,被称加厚纯防质防刺服。

  推荐说明:

防护等级:24焦耳动能,不露刀尖

防刺面料密度:<2.8公斤/平方米,单层密度184克/平方米

防刺材料重量:830克/平方米(防护面积0.3平方米)

保险:80万产品责任险

包装:赠送手提包,整套产品送防割手套

  衣服有硬质款和软质款,主要区别于是硬质内胆和软质内胆。硬质款内有多片钨钢片组合成的内胆,纯软质款内有多层的防毡叠加成内胆。硬质内胆的钨钢片又有鳞片式和铆接式两种,软质内胆的防毡叠成有16层、22层、30层。

A-12-L003.jpg

A-1-L003.jpg

  防刺服的使用注意事项

  防刺服作为现代安防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正确使用方法直接关系到防护效果与人员安全。根据现有资料,防刺服的使用方法可分为穿戴前准备、规范穿戴步骤、穿戴后检查三个核心环节。首先,穿戴前需确认防刺服规格与使用者体型匹配,避免因尺寸不当导致防护死角‌。其次,穿戴时应遵循先系后扣原则,将后腰松紧搭扣固定于前腹,再收紧前胸两侧翼片至对应位置粘贴‌。

  最后,需检查下缘是否贴近腰带,确保不影响肢体活动灵活性‌。这一流程不仅保障了防刺服与身体的贴合度,更通过标准化操作避免了因穿戴不当引发的防护失效风险。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材质防刺服(如硬质、半软质或液体防刺服)在穿戴细节上可能存在差异,但基础操作逻辑均以贴合性、稳固性为共同核心‌。

  在防刺服的具体穿戴过程中,规范操作是确保防护效能的关键。以半软质防刺服为例,其穿戴需遵循分层固定原则:首先将防刺服内胆与外套分离,内胆作为核心防护层严禁洗涤,而外套可用常规方式清洁晾干‌。穿戴时,使用者需将防刺服后腰两侧的松紧搭扣交叉系于前腹,形成基础固定点,随后将前胸两侧的翼片向后腰方向收紧,通过魔术贴或粘扣带实现二次固定‌。

  这一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避免系带过紧,否则可能影响紧急情况下的快速解脱‌。对于硬质防刺服,由于其金属护板结构,穿戴时需确保护板完全覆盖躯干关键部位,外部软质面料应平整无褶皱,以分散穿刺冲击力‌。所有类型的防刺服在穿戴后均需进行活动测试,包括抬臂、弯腰等动作,确认防护服无移位或束缚感,同时检查下缘是否保持在腰带位置,避免因下垂影响下肢动作‌。

  此外,穿戴顺序上建议先完成防刺服再佩戴其他装备,如防暴头盔或战术腰带,防止多层装备相互干扰‌。

  穿戴后的检查与维护是确保防刺服长期有效的重要环节。完成穿戴后,使用者需立即进行功能性检查:首先通过触摸确认所有固定点(如魔术贴、搭扣)是否牢固无松动,尤其注意腋下、腰侧等易摩擦部位‌;其次进行动态测试,模拟实战中的跑动、格挡等动作,观察防刺服是否出现位移或异响‌。对于硬质防刺服,需额外检查金属护板与软质面料的接缝处是否开裂,避免冲击力导致防护层分离‌。日常维护方面,防刺服内胆严禁水洗或高温处理,若沾染污渍可用湿布轻拭后阴干,外套则需定期用中性洗涤剂清洁以保持透气性‌。储存时应避免折叠压痕,建议悬挂于通风阴凉处,防止潮湿环境引发材料霉变‌。

  值得注意的是,液体防刺服需每季度检查一次纳米粒子分布状态,若发现局部硬化或结块需专业处理‌。所有防刺服使用满两年后,即使外观完好也应进行防刺性能检测,确保其仍能抵御500牛顿以上的穿刺力。

2wm-l003.jpg


立即询价